图片
《菜根谭》评议篇46:人之精爽常通于天,天之威命即寓于人
俗话说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,这是说人世间存在因果报应。因此,要不以“善小而不为”,不以“恶小而为之”,积德行善不仅仅是一种高贵的品质,更是为人处世的日常准则。
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,上天离我们有多远呢,其实,就在我们的心里。
【原文】:福善不在杳冥,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;祸淫不在幽渺,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。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,天之威命即寓于人,天人岂相远哉!
【注释】:
①、福善:赐福给善良的人。
②、杳冥( yǎo míng ):奥秘莫测。
③、食息起居:指饮食起居等一切日常生活状况。
④、牖(yǒu)其衷:牖,通“诱”,意思是启发其内心。
⑤、祸淫:淫逸过度,上天就降祸给他。
⑥、幽渺:精深微妙。
⑦、动静语默:运动与静止,说话或沉默,即言行举止。
⑧、夺其魄:夺人心魄。
⑨、精爽:精神。
⑩、威命:权力威势。
⑪、天人:天和人。
⑫、相远:相异,差距大。
【译文】:上天赐福给善良的人们并不在神秘莫测的地方,就在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当中启发其内心;上天降祸给淫逸过度的人并不在精深微妙的地方,就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之中夺人心魄。可见人的精神常常和上天是连通着的,上天的权力威势就寄托在人的身上,上天和人类的距离难道很遥远吗!
图片
【感悟】:“福善不在杳冥,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”,上天赐福给人,不在渺茫莫测之处,而在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中启发其向善的内心,因此说,人能感受到的幸福快乐,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,简单的饮食起居,日常中的粗茶淡饭。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甚至在一举手一投足,一笑一颦之间,虽说平平常常,都潜藏着平安喜乐。上天赐与我们的福气,充斥着我们的日常,填满了我们的内心,让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。
“ 祸淫不在幽渺,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”,上天降祸给人,也不在精深微妙之处,而是在一动一静、一言一行中使其神志迷乱。人世间,没有一个灾祸是从天而降的,都是平时养成了坏习惯,坏毛病,一点点的侵蚀掉正能量,酿成祸患。因此说,怨天尤人,没有任何的用处,只有自己唤醒神志不清的自己,学习,反思,自律,再进步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,才可以让自己享受福气,平安喜乐。
图片
“人之精爽常通于天,天之威命即寓于人,天人岂相远哉!”人的精神是和上天是相同的,上天的畏势命令也会寄寓于人的身心。常言说“人在做,天在看。”意思是说在人们感觉触觉不可及的地方,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不动声色地监视着我们,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,甚至是监视着我们的一思一想,平常我们把它叫做“天”。那么天离我们有多远呢?其实,天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,就是我们心里那自觉之心,敬畏之心,自律之心,还有感受幸福快乐的心。
但我们思善行善,“天”就赐予我们福气,让我们的生活过得顺利一些,如意一些。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幸福。如果我们自私自利,“天”就给予我们惩罚,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过得不如意,甚至处处碰壁。这也许就是对我们的警示,内心里有错误的东西,需要调整,需要纠正。人活一世,总的方向不能错,也就是稻盛和夫先生说的思维方式不能错,如果是思维方式错了,一切都会错。
“人之精爽常通于天,天之威命即寓于人”,中华文化提倡“天人合一”,关于“天人合一”的精髓我还一知半解。但是,我想如果人的精神能与天相通,那一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只要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在努力的路上,上天赐予的福气就会绵绵绵长长。致虚极,守静笃。只要淡泊平和,就可以宁静致远。
图片
网图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